热门推荐
2023.06.21 - 06.22
歌剧院
2023.06.28 - 07.02
歌剧院
2023.07.05
音乐厅
2023.07.10
歌剧院
这是家喻户晓的银幕经典,这是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
雷蕾、易茗谱写父辈旋律,陈薪伊执导展现人性颂歌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重温老歌
冰山下白杨旁,帕米尔红花盛放
早在1963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一经播映立即在全国观众中引起轰动,尤其是片中的主题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人口口相传的民族旋律。2014年,国家大剧院将这部经典作品以歌剧形式搬上舞台,让那朵见证着爱情、见证着民族情谊的花儿再度绽放。
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由同名电影作曲、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之女、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雷蕾作曲,著名词作家易茗担任编剧。作品保留了原电影音乐的“主题”,众多新创作的唱段也十分动听,使整部歌剧更具旋律性、画面感。易茗、雷蕾夫妻强强联手,对作品进行了反复的打磨和推研,传承父辈经典。
本剧于2014年12月成功首演,由著名指挥家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我国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携手国际主创团队,实现国家大剧院“中国故事,国际制作”的首举,迪里拜尔、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杨小勇等维、汉两族歌唱家倾力演绎,收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作 曲:雷 蕾
编 剧:易 茗(根据1963年由乌·白辛编剧、赵心水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同名电影故事改编)
指 挥:吕 嘉
导 演:陈薪伊
舞美设计:孙大庆
服装设计:吴俊羲
灯光设计:韦尼乔·凯利
多媒体设计:塞尔乔·梅塔里
编舞:靳苗苗
化装设计:田丹
配器:白浩钰、雷蕾
真古兰丹姆:迪里拜尔、周晓琳
假古兰丹姆: 努尔古丽·艾沙、牛莎莎
阿米尔: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王冲
杨排长:杨小勇、王鹤翔
尼亚孜大叔:关致京
卡拉:金郑建
纳乌茹兹:郭建超
20世纪50年代初,流亡在中国边境一带的江罕达尔匪帮与国民党反动势力相勾结,准备武装袭扰我边地军民。边防排新战士阿米尔误以为当地牧民纳乌茹兹新娶的妻子古兰丹姆是自己少年时期的情侣,陷入深深困扰。
杨排长对这位“新娘”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事实上,所谓的“新娘”原来是为江罕达尔收集情报的潜伏特务古丽巴尔。
与此同时,我边防指挥部侦察员卡拉也扮成牧羊人赴山外探查敌情。过程中结识了江罕达尔家中的女仆、亦即与阿米尔失散多年的纯情少女古兰丹姆。并确认了敌方特派专员“真神”的身份。随着巴洛托节的临近,边境战斗一触即发。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冰山哨卡上值勤的一班长和战士阿米尔果断击退了进犯的匪徒。但是为了掩护阿米尔,一班长英勇牺牲。同一个夜晚,前来救助他们的青年牧民纳乌茹兹,也因雪崩而遇难。
在卡拉的帮助下,少女古兰丹姆逃离匪窟。但在逃亡途中,卡拉被同行的敌特派员“真神”暗害。
严峻的斗争形势下,杨排长强忍悲痛,沉着应对,终于将计就计,在巴洛托节叼羊比赛的活动中,与指挥部的增援部队配合,一举击败了敌人的进犯,“真神”及匪首江罕达尔均被抓获。
阿米尔与古兰丹姆欣慰相逢。和平重归人间,帕米尔高原风光无限。
著名作曲家,曾在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中担任作曲。
现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曲、享有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
曾多次担任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各项音乐歌曲赛事的特邀专家评委。
曾为《天音》《热恋》《遭遇激情》等十余部电影及《四世同堂》《便衣警察》《渴望》《编辑部故事》《上海一家人》《家有儿女》《湄公河大案》等上百部长篇电视剧创作音乐。其中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少年壮志不言愁》《渴望》《好人一生平安》《投入地爱一次》《相信那一天》《家有儿女》等广为人知并屡获大奖。
词作家,中国音协《词刊》编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为《渴望》《水浒传》《大宅门》《天下粮仓》《一代廉吏于成龙》《曹雪芹》《乔家大院》《中国往事》《三国》(新)、《湄公河大案》等数百部影视剧创作主题歌词。影响广泛并多次获奖的作品有:影视歌曲《好人一生平安》《天时地利与人和》《好汉歌》《大宅门》《远情》,及艺术歌曲《人间第一情》《今宵岳阳楼》等。其创作的歌曲《黄河鼓震》与《滔滔千古情》先后入选“五个一工程”奖。
已创作完成的歌剧剧本:《冰山上的来客》《武则天》,及音乐剧脚本《红安回响》。
他曾在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生涯》《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爱之甘醇》《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运河遥》《奥赛罗》《费加罗的婚礼》《安德烈·谢尼埃》中担任指挥。
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兼管弦乐团首席指挥、意大利维罗那歌剧院音乐总监、西班牙桑塔·克鲁兹·特内里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澳门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曾先后在欧美指挥音乐会及歌剧近两千场,与一百多个世界知名歌剧院及交响乐团合作。歌剧院合作包括:德国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瑞士洛桑歌剧院和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等。交响乐团合作包括:德国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汉堡广播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及澳大利亚的绝大多数交响乐团。作为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家歌剧院担任总监的亚洲指挥家,他被意大利的音乐评论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指挥家”。2007年意大利总统纳波里塔诺为他颁发“总统杯”,以表彰他在意大利作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成就。同年,他在罗西尼家乡佩撒罗举办的“罗西尼歌剧节”指挥的《鹊贼》,被评为当年全欧洲“最佳歌剧”。
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导演。曾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生涯》《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导演。从事戏剧创作62年,导演作品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特殊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获得者。
陈薪伊导演的作品曾十四次获文化部文华奖,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首届话剧艺术金狮奖导演奖,首届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导演奖,及首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艺术奖最佳导演奖,首届北京人艺、北大方正特邀导演奖,还曾获首届上海白玉兰导演奖、首届弘扬中华文化奖。京剧《贞观盛事》和话剧《商鞅》同时入围中国首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名列榜首,儿童剧《红领巾》入围第三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京剧《贞观盛事》《梅兰芳》获得第三、四届中国京剧节金奖。
曾应邀为台湾戏剧院和青田剧团执导话剧《皇帝变》,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和新声音乐协会执导歌剧《丝路英雄张骞》,香港歌剧团执导现代歌剧《中山·逸仙》。
陈薪伊导演的作品多次赴港台、海外参加各类国际艺术节演出,并进行演讲等文化交流活动。近十年执笔创作了儿童剧《安徒生》、话剧《红楼梦》、黄梅戏《徽州女人》(获曹禺文学奖)等多部舞台剧本,出版了《陈薪伊导演艺术》《生命档案》等戏剧文集。
陈薪伊导演风格视野开阔,气势恢弘,又蕴涵着细腻委婉的文化韵味,折射出对人性和生命,对现实与历史,对个体、民族、国家的理性思考及深沉的求索态势,具有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冲击力,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反思意识。
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198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美术设计专业,1997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舞台美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舞台美术组织教育委员会中国委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北京高等院校人物造型设计教学联盟主席,国际舞台美术学生作品交流中心学术主持。
长期担任舞台设计教员,并从事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实践。近二十年间,曾担任《大马戏团》《小王子》《银杏树下》《乾坤带》《翠花上酸菜》《爷们儿》《第十二夜》《伊沃娜,勃艮第的公主》等话剧、音乐剧、戏曲、歌剧、舞剧、木偶剧等几十台演出的舞台美术设计,曾获中国戏剧文化奖话剧“舞美金狮奖”、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等国内多项重要专业奖项。舞台设计作品曾多次入选国际、国内权威专辑,如《世界舞台美术1990-2005》《中国舞台美术1983-1999》《中国舞台美术2000-2010》《中国舞台美术百人作品精选》《2011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等,迄今在专业刊物及出版物上发表专业文章约七十万字。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服装与化妆设计专业。
主要服装化妆设计作品: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生涯》《洪湖赤卫队》《鼻子》《土楼》《苏武》,话剧《犀牛》《甲申记》《唐·璜》《无动物戏剧》,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音乐剧《九驿长歌》《那年夏天爱上那片海》《大舜》,儿童剧《想飞的孩子》《安徒生》《魔方大厦》《王后的新衣》《红孩子》《太阳鸟》。
获奖情况及媒体报道:设计及参演作品荣获“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师创意时装设计大赛”最佳创意奖、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华大奖特别奖、 “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精品工程奖。作品参加国际舞美大展“PQ”展、中法舞台视觉艺术展、“名师之夜”时装表演等大型展演。
从1974年到1979年间,韦尼乔·凯利受聘于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参与各种剧目的创作。1979年至1989年,他加入米兰比克剧院,与乔尔焦· 斯特雷勒一同工作,负责比克剧院全部创作的灯光设计。1987 年及随后的四年里,他和许多导演合作,为罗西尼歌剧节创作作品。从1989年起,他也和萨尔茨堡音乐节、香榭丽舍剧院、巴黎夏蕾剧院和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有着良好的合作。他与威尼斯的凤凰歌剧院有过数年的合作。
上世纪90 年代,他与许多知名歌剧院和音乐节合作过,包括巴士底歌剧院、布拉格国家歌剧院、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拉文纳音乐节、巴黎卡尼尔歌剧院、萨尔兹堡复活节音乐节、巴塞罗那利赛奥大剧院、雅典阿蒂库斯剧院、东京银座四季剧院、维罗纳竞技场、阿姆斯特丹歌剧院、博洛尼亚市政剧院、罗马歌剧院、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国家剧院、图卢兹歌剧院、马德里皇家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他与许多大师都有过合作,包括P.L.皮齐、埃齐奥·弗里杰尼奥、胡戈·德安娜、格鲁伯、海宁·布洛克豪斯、克劳迪奥·阿巴多、里卡尔多·穆蒂等。
在新世纪里,韦尼乔·凯利与埃齐奥·弗里杰尼奥、胡戈·德安娜、F.泽菲莱利、瓦列里·杰基耶夫、克劳迪奥·阿巴多、尼古拉·乔尔、奎里诺·坎迪、马里奥·加斯等人有更深的合作,作品范围涵盖了绝大部分的歌剧常备剧目。2010年,他参与了路易斯·帕斯奎尔导演的罗西尼作品《湖上少女》,该剧的舞美设计为埃齐奥·弗里杰尼奥,服装设计是弗兰卡·斯古阿奇平诺,以及由安德烈·康察洛夫斯基导演的《鲍里斯·戈杜诺夫》。2011年初,他参与了由胡戈·德安娜担任导演、舞美及服装设计的新歌剧《感觉》。2011年5月参与国家大剧院版《托斯卡》的制作,该剧导演为强卡洛·德·莫纳科;6月在锡罗斯爱琴海艺术节上参与由特奥德拉基斯执导的歌剧《美狄亚》;11月参与了大彼得罗夫大剧院重开首部芭蕾舞剧《睡美人》。同时,韦尼乔·凯利还在米兰新美术学院和斯卡拉职业学校教授剧场灯光设计。
塞尔乔·梅塔里曾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假面舞会》《游吟诗人》《奥赛罗》《诺尔玛》等歌剧的投影设计。
他出生于1956年的里米尼,从小就深深地被电子学吸引,这种热情促使他一直在学习与电子学相关的东西。
多才多艺使他能够在所有相关领域都有高水平的合作机会,他经常穿梭在各大电视台,并且与众多艺术家朝夕合作,如达里奥·福、托尼诺·古一拉、雨果·安娜、尼古拉斯·朱尔、艾子奥·福里格里奥、约瑟普·玛利亚·弗洛塔斯、林德赛·凯姆普、皮埃尔·阿里、贾妮妮·奎拉娜塔、拉斐尔·古丽、路易斯·帕斯奎尔、约瑟·卡洛斯·普拉扎、蒂托·尔古扎、马格黑丽塔·帕里、卢卡·伦卡尼、威廉姆·奥兰迪、皮特·斯坦、瓦拉迪米尔·瓦斯里耶夫等。
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和世界上许多主要剧院合作,完成超过360部作品。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副教授,文华导演奖获得者,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剧目与表演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拔尖才”。
先后参加2005年、2006年、2010年央视春节晚会,舞蹈《跳春》获得“观众喜欢的节目”二等奖,担任电影《三枪拍案惊奇》
舞蹈总监、大型儿童剧《怪物城堡》舞蹈总监、香港舞蹈团民族舞晚会《舞韵• 寻源》执行导演、布依族大型情景音画剧《利悠利》
总导演、大型民族舞剧《金孔雀》执行导演。先后编创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获第十四届“文华奖”比赛“文华优秀剧奖”、“文华导演奖”、第九届“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作品金奖”、第五届福建省艺术节一等奖、编创剧目《水姑娘》《老伴》获荷花奖舞蹈比赛作品金奖、剧目《掀起你的盖头来》获得第三届“CCTV”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建国55周年文艺作品征集”优秀作品奖、《吉祥树》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金奖。
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诺尔玛》中担任执行化装设计。
现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系主任,硕士导师。先后在2010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俄罗斯导演合作的话剧《樱桃园》(2014)、戏剧奥林匹克演出剧目《乡村往事》(2014)、话剧《无人生还》(2014)、美国导演合作的音乐剧《拜访森林》(2014)、瑞典导演合作的话剧《仲夏夜之梦》(2014)、美国导演合作音乐剧《为你疯狂》(2012)、话剧《过年》(2012)、话剧《孔雀东南飞》(2011)、话剧《二次大战中的士兵帅克》(2011)、美国导演合作音乐剧《名扬四海》(2009)、瑞典导演合作话剧《好运派尔的旅行》(2008)、音乐剧《伪君子》(2007)、与法国导演合作的话剧《唐·璜》(2006)、电影《冲天飞豹》(1999)、电影《葵花劫》(1998)、电视连续剧《北方故事》(1997)担任化装设计 ,在电视连续剧《古城谍影》(2005)中担任服装设计和化装设计。此外,担任化装设计的舞台剧有:《皆大欢喜》《家》《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安提戈涅》《马》《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西区故事》《西哈诺》《残酷的游戏》《第十二夜》《爱情的传说》《晨星》等。
真古兰丹姆 | 假古兰丹姆 | 阿米尔 | 杨排长 | 尼亚孜大叔 | 卡拉 | 纳乌茹兹 | |
2.18 | 迪里拜尔 | 努尔古丽·艾沙 | 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 | 杨小勇 | 关致京 | 金郑建 | 郭建超 |
2.19 | 周晓琳 | 牛莎莎 | 王冲 | 王鹤翔 | 关致京 | 金郑建 | 郭建超 |
2.20 | 迪里拜尔 | 努尔古丽·艾沙 | 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 | 杨小勇 | 关致京 | 金郑建 | 郭建超 |
2.21 | 周晓琳 | 牛莎莎 | 王冲 | 王鹤翔 | 关致京 | 金郑建 | 郭建超 |
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爱之甘醇》中饰演女主角阿迪娜,《山村女教师》中饰演女主角杨彩虹。
世界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芬兰国家歌剧院终身独唱家,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1984年在芬兰第一届米里娅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获奖,1997和1998年两次赢得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尼尔松设立的大奖——瑞典最佳歌剧演员奖。2003年获中国唱片社的金唱片奖和最佳表演奖。
她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角色,如威尔第《弄臣》中的吉尔达,多尼采蒂《拉美摩尔的露齐亚》中的露齐亚,《军中女郎》中的玛莉,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罗西娜,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等,以及金湘《热瓦普恋歌》中的阿娜儿古丽,歌舞剧《情暖天山》中的帕丽达等。与众多世界著名指挥家及交响乐团合作过不计其数的音乐会,足迹遍布瑞典、丹麦、挪威、荷兰、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瑞士、西班牙、圣马力诺、英国、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土耳其、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以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被全世界赞誉为唱响世界的“中国夜莺”。
国家大剧院驻院女高音歌唱家。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山村女教师》中饰演杨彩虹,《艺术家生涯》中饰演咪咪,《卡门》中饰演米凯拉,《赵氏孤儿》中饰演庄姬公主,《霍夫曼的故事》中饰演安东尼娅,《茶花女》中饰演微奥列塔,《游吟诗人》中饰演莱奥诺拉,《骆驼祥子》中饰演虎妞,《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伯爵夫人,《西蒙.波卡涅拉》中饰演阿梅利亚。
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曾在德国新声音国际比赛中获奖并获得最具亲和力奖,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美声贝尔冈齐大师班中以并列第一名的成绩获“Anna and John J Sie”奖,在2007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在2008年获文化部声乐比赛文华声乐节目表演二等奖,在2010年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得美声唱法银奖,第十届全军文艺会演中荣获个人声乐表演三等奖。被CCTV光荣绽放中评选为中国十大女高音之一。曾代表国家多次出访巴西、印尼、意大利、朝鲜、哈萨克斯坦等地。
曾在日本的东京和大阪成功的举行过独唱音乐会,在德国爱乐乐团访华演出中担任马勒的《第二交响乐》女高音独唱,在洛林·马泽尔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担任女高音领唱,在阿什肯那齐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乐》中担任女高音领唱。歌剧《诗人李白》中饰演月,《悲怆的黎明》中饰演白云,《大汉苏武》中饰演索仁娜,《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中饰演尤迪特,《一江春水》中饰演于素芬,《白鹿原》中饰演田小娥。
青年抒情花腔女中音歌唱家,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歌教研室讲师,声乐表演硕士,大学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齐宏恩教授和女高音歌唱家玛依拉学习声乐。她1996年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三等奖,1999年参加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举办的国际艺术节获得表演奖,2000年参加“步步高杯”第九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新疆赛区一等奖,及步步高杯全国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优秀歌手奖,2001至2003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新疆研究生培训班学习,2005至200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进一步学习深造,得到了声乐教育家赵登营教授的悉心培养,2006年3月28日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并多次参加新疆电视台举办的春节、古尔邦节等大型文艺晚会及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2007年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进一步学习深造,得到了教育家们的悉心培养,2011年获得声乐表演硕士学位。在日本学习期间,参加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并在东京、大阪、京都、取手等地多次代表中国留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音乐会、丝绸之路音乐会,及各种大中型晚会及演出。回国后,她参加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赴日本、韩国等地参加演出。
特邀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曾在国家大剧院与皇家帕尔玛联合制作歌剧《弄臣》中饰演玛德琳娜。
曾荣获2007年获法国“布朗热歌曲”最佳演唱奖、2008年获意大利曼多瓦举办的“第四届马尔蒂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2010年获文化部第九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奖”、2013年获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优秀青年演员奖”。
成功出演过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罗西娜,谭盾歌剧《茶》中的影子,《漂泊的荷兰人》中的玛丽,《莎乐美》中的女仆,《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玛切琳娜。
2006年参加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著名导演马道·迪亚茨执导,中国首演歌剧《游吟诗人》,饰演“阿苏切纳”。2007年首演中国原创歌剧《霸王别姬》,饰演“虞姝”。2013年赴意大利罗马演出歌剧《游吟诗人》,饰演“阿祖切娜”。2014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歌剧《弄臣》,饰演“玛达琳娜”。2014年中央歌剧院首演瓦格纳鸿篇巨制——尼伯龙根指环之三《齐格弗里德》,饰演“埃尔达”。
她多次在交响音乐会中担任重要独唱、领唱部分,主要曲目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三交响曲》威尔第《安魂曲》等。
维吾尔族男高音,就读于新疆艺术学院声乐系。现在新疆公安消防总队政治部文工团演员。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木卡姆的春天》中获优秀演员奖,2008年在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荣获艺术贡献奖。2009年出演歌舞剧《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中男一号都达尔,并为庆祝建国60周年在北京演出两场,并得到观众的喜爱。他曾先后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利比亚等国家演出,并于2011年6月在天津音乐学院举办个人演唱会,10月参加天津市2011经典歌曲大赛荣获专业组特等奖。2012年他参加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出演歌舞剧《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男一号,获得最佳演员奖。
男高音,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2009年考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作为合唱团培养的第一批歌剧演员,2010年至2014年参加了200余场歌剧演出,并在国家大剧院的多部制作中出演主要角色,包括《漂泊的荷兰人》饰舵手、《游吟诗人》饰路易斯、《诺尔玛》饰弗拉维奥、《冰山上的来客》饰那乌璐兹、音乐会版《威廉退尔》饰鲁道夫、威尔第折子戏里的《法斯塔夫》饰盖尤斯等。期间与吕嘉、陈佐煌、洛林·马泽尔、多明戈、赞贝罗,等诸多世界一流大师合作,由此累积了高规格的舞台经验。
于2014年考取美国旧金山歌剧院Merola国际青年艺术家计划,并在旧金山歌剧院的多场音乐会中出演《卡门》《蝴蝶夫人》《弄臣》《游吟诗人》《法斯塔夫》等歌剧片段,后于2015年签约旧金山歌剧院Adler青年艺术家,并在史诗歌剧制作《特洛伊》中饰演Hylas,由此完成在美国A级歌剧院的职业生涯首秀,指挥大师Donald Runnicles对他的演绎赞不绝口,当地媒体和乐评甚至用“掌声爆棚”来形容他的表现。随后在《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当中饰演Arturo,担任指挥的旧金山歌剧院音乐总监Nicola Luisotti先生惊叹道“这是我有史以来听到过最棒的Arturo,犹如年轻时的帕瓦罗蒂”。同年他还参演了《魔笛》,并在威尔第歌剧《路易莎米勒》中备选男主角鲁道夫,以及与美国著名钢琴家Martin Katz合作音乐会。在2015年12月,受旧金山歌剧院院长David Gockly先生特邀与旧金山市长共同出席中国名著改编歌剧《红楼梦》的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电视直播现场演唱贾宝玉的咏叹调。
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蝙蝠》中饰演法尔科医生,《西施》中饰演夫差,《爱之甘醇》中饰演贝尔科尔,《西蒙·波卡涅拉》中饰演保罗·阿尔比亚尼。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师从于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张仁清和四川音乐学院程希逸等教授。1988年以学者身份访问美国,并主演歌剧《汉斯与格蕾特》,之后分别在《茶花女》《奥赛罗》《乡村骑士》《丑角》《卡门》《风流寡妇》《爱之甘醇》《蝙蝠》《艺术家生涯》《阿蒂拉》《西施》《楚霸王》《咏·别》《燕子之歌》《一江春水》等30余部中外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曾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和中国歌剧节优秀表演奖。
德国权威歌剧类杂志《歌剧望远镜》(OPERNGLAS)这样评价他在《奥赛罗》中扮演的亚戈“杨小勇声音震动性强,低音结实有力,中音富有核心,高音伸展舒畅,使他在音色和力度上有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暗调配。此外,杨小勇的表演很有说服力,对歌词的理解和人物的刻画都极其出色”。同样,北京的报纸高度评价杨小勇在威尔第歌剧《阿蒂拉》中的表现“杨小勇(饰演艾齐奥)漂亮充满戏剧性的声音光彩夺目,他的威尔第式线条浓厚绵长,味道纯正”。
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青年男中音歌唱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于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赵登营。
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多部歌剧中出演主要角色:《贾尼斯基基》《卡门》《费加罗的婚礼》《假面舞会》《运河遥》《爱之甘醇》《安德烈·谢尼埃》《骆驼祥子》《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灰姑娘》《西施》;2014年12月,在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首演中饰演“杨排长”一角,并于2015年进行全国援疆省份的巡演。
两次受中国文联邀请参加大型诗词歌咏会“孔子”、“大丈夫孟子”,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型晚会中担任唯一的男中音独唱。其它歌剧作品有:《党的女儿》《鸣凤》等。
国家大剧院驻院男低音歌剧演员,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骆驼祥子》《游吟诗人》《艺术家生涯》《山村女教师》《茶花女》《爱之甘醇》《图兰朵》《赵氏孤儿》《弄臣》《西施》《罗恩格林》《费加罗的婚礼》《威廉·退尔》《冰山上的来客》《诺尔玛》《歌女乔康达》。
当今中国最为活跃的男低音歌唱家之一,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声乐评委,北京市东城区青联委员,北京百顿艺术交流中心创办人之一。曾获文化部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奖”(政府奖),文化部首届“中国歌剧节”获歌剧表演奖。2005年考入世界著名歌唱家卡罗·贝尔冈齐大师班并获奖学金,2013年在意大利的摩德纳,从近六百名歌手中脱颖而出,考取政府全额奖学金,现师从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米雷拉·弗雷妮。第一届“金色彼岸之声”新人新作声乐比赛优秀奖,第三届中国人唱外国歌电视大赛水晶奖。
在歌剧方面,他拥有独特的演唱表演风格,因经常与世界著名歌唱家同台出演歌剧,例如:Leo Nucci、Juan Pons、Inva Mula、Richard Berkeley Steele、Vittorio Grigolo、Francesco Meli等,更多的体会到了歌剧艺术的精髓,使自己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演出的极大成功得到了专家及众多业内人士的肯定与赞许。主演作品:威尔第《安魂曲》,德沃夏克《D大调弥撒》,莫扎特《安魂曲》《C小调弥撒》,罗西尼《圣母悼歌》。歌剧《江姐》《原野》《热瓦普恋歌》《莎乐美》《蝴蝶夫人》《魔笛》《汤豪塞》《茶》《国王》《弄臣》《永乐》《岳飞》等。
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在国家大剧院与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联合制作的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饰演连斯基,并赴圣彼得堡“白夜艺术节”成功演出。在第三届“中法文化交流之春”开幕演出暨“国家大剧院开幕国际演出季”收官大作——法国歌剧《国王》中饰演将军米里奥。分别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骆驼祥子》中饰演祥子,并赴意大利成功巡演;原创歌剧《赵氏孤儿》中饰演屠岸贾。在大剧院版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饰演舵手;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饰演罗德里格、《茶花女》中饰演加斯顿;特别是在2013年5月与多明戈大师同台主演威尔第歌剧《纳布科》饰演以实玛利。
在二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作为原中国歌剧舞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曾主演三十余部中外歌剧、音乐剧:《红河谷》《原野》《再别康桥》《苏武》《青春之歌》《杨贵妃》《霸王别姬》《热瓦普恋歌》《大舜》《五姑娘》《唐山的龙年》《伤逝》《窦娥冤》《瑶姬传奇》《茶花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坎迪德》《货郎与小姐》《图兰朵》《魔笛》《后宫诱逃》《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弄臣》等。
在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等诸多重大演出活动中担任独唱、领唱。曾以中国艺术家身份出访奥地利、德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阿尔及利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在首届中国歌剧节中,主演的《红河谷》(饰演格桑);《青春之歌》(饰演余永泽);《原野》(饰演焦大星)三部歌剧同获优秀剧目奖,并获个人表演奖。在2011年、2013年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展演中,主演的剧目《红河谷》《苏武》《原野》分获优秀剧目奖并两度获得个人优秀表演奖。主演的剧目还曾获得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国家精品工程奖、优秀剧目奖等。
在奥地利沃尔夫冈艺术节大师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优秀学员奖,受到了克丽斯塔·路德维希大师和詹姆斯·列文大师的赞誉。获法国政府资助,两度赴法系统学习了《国王》《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法国剧目。得到过指挥大师米歇尔·普拉松、洛林·马泽尔、瓦莱里·捷杰耶夫;歌剧导演吉尔伯特·德弗洛、强卡洛·德·莫纳科等合作过的知名艺术大师的高度赞赏。
北京歌剧舞剧院首席男高音。
2009、2010年连续两年参加拉赫玛尼诺夫歌剧—《阿列科》的演出,并担任男一号。2010年在俄罗斯获得纪念“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青年演唱家国际歌剧大赛第一名。同时荣获“最受观众欢迎奖”。2010年11月在俄罗斯楚瓦什国家歌剧院出演威尔第经典歌剧《茶花女》,并在剧中担任“阿尔弗雷德”一角。2011年再次受邀参加俄罗斯“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国际声乐大赛开幕式和闭幕式。2013年2月2日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欢乐春节”活动中担任压轴,掀起了现场的万人大合唱。2013年5月获第六届河北省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第二名。2013年10月获得俄罗斯利岑桑国际歌剧比赛第二名。2014年获得里姆斯基国际声乐大赛最佳里姆斯基最佳作品表演奖。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众多国际、国内优秀艺术家对合唱团进行艺术指导。团员由全国各艺术院校及海外学成的优秀学子经过严格选拔组成。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以歌剧、音乐会演出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运河谣》,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费加罗的婚礼》《爱之甘醇》《塞维利亚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假面舞会》《弄臣》《茶花女》《奥赛罗》《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卡门》《托斯卡》《图兰朵》等二十多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出团体,合唱团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
除了歌剧的演出外,合唱团还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美丽中国》等。策划并力邀著名指挥泰斗严良堃等著名艺术家加盟打造精品系列合唱音乐会。演出曲目涵盖了世界著名合唱经典作品、各国民歌及世界经典歌剧片段。
合唱团成立至今与众多著名艺术家进行了合作,并获得了大师们的赞许: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与合唱团合作演出的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迪安那、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丹尼尔·欧伦、耶欧·莱维、安德烈·利卡塔、严良堃、吕嘉、李心草、张国勇,著名歌唱家多明戈、里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利、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李晓良等,全年演出超过百场,为推动国家大剧院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远大的音乐精神和视界。自2010年3月建立以来,他们凭着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已位列中国乐坛最优秀的交响劲旅,并迅速得到了国际乐界的热切关注。
伴随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诸多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瓦莱里·捷杰耶夫、郑明勋、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根特·赫比希、克里斯蒂安·雅尔维、耶欧·莱维、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王羽佳、陈萨等,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宾、吕思清、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李晓良、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凭借在歌剧和交响乐领域同样优秀的表现和丰富经验,他们已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而名闻海内外。在歌剧领域,他们以精彩的演绎创造了中国歌剧音乐的全新艺术境界,也令国家大剧院众多世界级的歌剧制作更加熠熠生辉。五年来,他们精彩呈现了三十余部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既包括《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阿依达》《奥涅金》《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费加罗的婚礼》等世界经典歌剧,也包括《骆驼祥子》《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等中国原创歌剧。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不仅以跨越整年的乐季策划呈现了精彩的节目编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与创意为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吕嘉带领下,2013年开启的全套贝多芬之旅中,展示出了对德奥古典作品的深厚偏爱和高超素养。在马泽尔指挥下演绎的瓦格纳名作《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以来最完美的演绎”,该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也由索尼古典进行全球发行,成为马泽尔与中国乐团唯一公开发行的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活跃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中,相继上演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当代重要作曲家的作品,并在2013年委约和全球首演了十位顶尖作曲家(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瑞切尔·波特曼等)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积极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作为国家的文化使者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海外。2012至2013年,他们先后与艾森巴赫参加了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与陈佐湟在柏林、纽伦堡和悉尼上演音乐会,并与吕嘉赴新加坡、首尔、台北和澳门举行首次亚洲巡演。2014年,他们在吕嘉率领下首度巡演北美七大城市,这既是乐团发展史上崭新的里程碑事件,也堪称中国乐团在国际乐界的新突破,更以其“欢欣愉悦的自信和朝气蓬勃的力量”被评论家们赞誉为“一支光彩四射和一流水准的乐团”。
在以“宁静致远”为主题的2015/16乐季中,乐团的演出计划中包括《安德烈·谢尼埃》《西蒙·波卡涅拉》《玫瑰骑士》等十五部歌剧制作,并将在吕嘉及捷杰耶夫、莱夫·赛格斯坦、法比奥·路易斯、克里斯蒂安·雅尔维、汤沐海、吕绍嘉、张弦、洪毅全、张国勇的带领下,与戈蒂埃·卡普松、嘉博·博德斯基、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郎朗、杨天娲等独奏家合作,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音乐会。同时,王健将作为国家大剧院2015/16年驻院艺术家,与乐团展开从音乐会到教育项目的广泛合作。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袁丁担任助理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青岛交响乐团在青岛市政府的直接支持下,重新组建于2005年4月,现任艺术总监为中国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先生,现任乐队首席为小提琴演奏家刘玉霞女士。经过朱晖和张国勇等历任艺术总监严格持久的训练和每年度音乐季的洗礼,青岛交响乐团已成为中国优秀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
成立以来,乐团曾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天津、南京、武汉等二十余个省市巡回演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巡演:2007年,代表我国赴俄罗斯参加“中俄文化年”演出;同年,应邀参加“韩国统营国际音乐节”演出;2009年,为纪念中美建交三十周年,赴美多地进行巡演;2014年,代表我国赴法参加“中法文化年”系列演出;同年,受邀赴意大利、斯洛文尼亚等地参加“城市音乐节”演出。
许多在国际享有极高知名度的音乐大师同青岛交响乐团都进行过成功的合作。其中包括:指挥家罗日杰斯特文斯基、里奥·夏巴多、克里斯蒂安·爱华德、托马斯·桑德琳、余隆、李心草、邵恩、胡咏言、谭利华、俞峰、范焘、韩中杰、郑小瑛、陈燮阳;演奏家郎朗、宓多里、薛伟、吕思清、宁峰、陈萨、李传韵、王亮、刘扬、朱丹;歌唱家莫华伦、戴玉强、迪里拜尔、和慧、宋祖英、么红等。
青岛交响乐团以“外宣城市 内惠市民”为发展理念,坚持致力于古典艺术的大众推广,开展了“雅乐惠民”系列公益普及活动;坚持致力于“音乐之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承担了第一、二、三、四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和第八、九、十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协奏任务,以及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的演奏任务。
经典唱段:
《高原之歌》
歌曲《高原之歌》是作曲雷振邦在塔什库尔干听到一位牧羊老人唱的民歌,创作而成的一首男声领唱的合唱。辽阔宽广的引子展现了我国西部高原冰峰的雄奇和开阔,当手鼓鲜明的节奏出现,浓浓的塔吉克音乐中,主人公阿米尔和新娘子假古兰丹姆登场亮相。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雷振邦到新疆南部塔什库尔干地区深入生活采集到的一首塔吉克族舞曲,具有浓郁的塔吉克族音乐风格,其中的增二度音程, 使得音乐极具色彩感。作曲家用塔吉克族特有的调式,放慢了节奏。加入歌词更加动人心弦,清新的旋律使人久久难忘。唱出了对美好爱情和纯洁友谊的向往。以这首歌为标志,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爱情故事拉开帷幕。
《冰山上的雪莲》、《怀念战友》
男女声对唱的歌曲《冰山上的雪莲》是解放军侦察员卡拉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与真古兰丹姆相识后对唱的,委婉地表达了它是一首清纯的友谊之歌,是继《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之后又一首充满着新疆民族地区特色的抒情歌曲。而男高音独唱与混声合唱歌曲《怀念战友》是在一班长牺牲、阿米尔弹着都塔尔演唱的, 十六分音符的弱拍起、切分音与倚音的频繁出现和混合节拍的合理运用,使得该歌曲融抒情、伤感于一体,恰当地表达了解放军战士对牺牲战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是一首特殊的怀念牺牲战友的歌曲,通常的处理开始就充满的极度的忧伤的情绪,而这首歌的开始,是那么平稳,似乎没有发生什么,丝毫感觉不到撕心裂肺的悲痛,这就是少数民族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这首歌是公认的怀念之歌,恰恰是这平静的开始才反衬出最后的爆发将是多么大的力量。“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震人魂魄,永生难忘。
新作赏析
《卡拉,你在哪里》
解放军塔吉克族侦查员卡拉在执行任务中牺牲。当杨排长拿到卡拉用生命换来的情报,看着断了弦的热瓦普琴,悲痛地呼唤着“卡拉,你在哪里?”
这是饱含着战友情的男中音咏叹调,前奏的空五度再现了卡拉临死前扯断的热瓦普琴弦声,以此告诉杨排长,他已遭遇到不幸。
咏叹调伴奏中再现了“冰山雪莲”和“怀念战友”的主题,使它和原电影歌曲浑然一体,并充分展开和变化,加强了歌剧的张力,“沉默的帕米尔冰山,你要为我们作证”,表达了边防军人无私的献身精神,结束再现了“卡拉,你在哪里?”,更强烈地把对战友的思念推向高潮。
《今夜没有星光》
四个角色同时出现在变化的时空中,风雪弥漫的冰峰路上,古兰丹姆抒发着将要回到故乡的喜悦和憧憬,侦查员卡拉为了护送古兰丹姆,明知危险,与狼同行。伪装成仆人的阿曼巴依,蓄谋着黑暗和死亡。而匪首江汉达尔担心着假古兰丹姆(古丽巴尔)将会被识破特务身份。四个声部交织在一起,伴奏始终是紧张的行进节奏,四个角色的情感在最后统一节奏的高潮中迸发。
大合唱《勇士之歌》
终曲《勇士之歌》是一首大合唱,展现的是塔吉克的叼羊赛马比赛和敌我双方的决战,舞台上没有呈现比赛和战斗的场面。军民激昂的合唱充满了活力和动感,展示着男人的较量和必胜的信念。其中包括了五重唱,五个主要人物各自不同的心理,层层递进,和大合唱交融在一起。有一段巧妙地把高原之歌的主题和勇士之歌的主题并行,在不同的调性上进行。在塔吉克典型的7/8节奏中,推向胜利高潮。
一、周末音乐会
二、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三、台湖星期音乐会
购物车为空,开始购物吧~